(一)智慧医药管理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有效促进“人工智能+”行动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实践探索,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更好支撑我国医药行业高水平监管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通知精神,扎实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全面提高我校药事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
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国内卫材(中国)药业、沈阳兴齐眼药、科兴生物制药、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漱玉平民大药房等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以国内医药企业的管理、市场、财务、药物警戒、药物经济评价等产业需求为目标,药事管理的理论研究与行业管理诉求、双创素养培育与专业化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校企智慧管理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学院选派优秀年轻博士到企业提升解决问题能力,遴选企业优秀管理者为学院学生授课,打造一批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同时,引导行业龙头药企深度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共同制定智慧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建设课程和工程案例集,构建任务型、实践型、探究型的课程体系,并打造智慧管理的创新创业型实习实训平台;围绕国内医药产业遇到的关键问题,产学研协同攻关,解决行业企业管理难题,与参建单位联合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智慧医药管理产业学院实行院长办公会负责制,院长办公会下设工作组,分别日常管理工作组、实践管理工作组、师资建设工作组。日常管理工作组负责学院管理体系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学检查监督和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管理工作组负责个性化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内容的论证、企业讲座内容安排。师资建设工作组负责高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组建、培训和管理工作。
(二)智慧医药管理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药事管理、工商管理、药物经济与管理专业为核心,对接我国医药产业,完善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构建学院、行业、企业互相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实现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产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适用性。建设一批较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以医药企业管理变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增加综合性、人工智能等实践教学比重,把企业的真实管理项目、战略调整、市场研究、药物警戒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院实行学生集中管理制度,学生专业基础教学由各二级学院负责,四年级加入产业学院,针对企业需要,成立实验班,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小班授课。课程内容由实践管理工作组制定,对于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授课,师资均由产业学院聘任的高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形成产教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