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特色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介绍 -> 学院特色 -> 正文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

来源: 时间:2024年10月24日 作者: 点击:

(一)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器械研发体系建设,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发挥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优势和合作企业数字化技术优势,创立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

(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

以“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为办学导向,以“促进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行业提质升级”为办学宗旨,依托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产品管理专业,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建立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实验班,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材料、检验、信息、医疗仪器、医学、管理学、法学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学、智能制造、智慧监管实践本领,具有国际视野,双创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解决复杂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器械监管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实行院长办公会负责制,院长办公会下设工作组。学院实行集中管理,学生四年级加入产业学院,针对企业需要,成立实验班,实施小班授课。课程内容由实践管理工作组制定,对于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授课,均由产业学院聘任的高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形成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特点

1.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凸显引领性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定制课程内容基于企业需求,融入行业元素与实践元素。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把课堂搬到研发平台、生产现场或监管机构,以实际研发任务、生产操作、监管流程作为实践课教学内容,实施岗位育人,实现岗位成才。

2.打造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增强实效性

学校、学院牵头组建辽宁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精准对接地方医疗器械产业需求,截至2025年,我院有实践教育基地16个,已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2024年以来累计实现医疗器械领域成果转化和企业服务项目10余项,成交额300余万元。

3.创新培养理念,凸显示范性

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通过参观企业、开展实际操作、了解企业文化和生产流程,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企业可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产学研用模式:企业负责明确产品研究目标、提供研发所需条件、组织与培训不同环节所需人员;校方负责协调相关学生进入项目的研发、生产转化及项目管理等不同环节。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兼任学校的教师,使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和创新思维,使高校获得产业化研究平台和实践机会,实现三方共赢。

订单合作模式:产业学院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